北斗星通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評選出: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6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87項并授予7名外籍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空缺。
多家地理信息企業及研究機構獲此殊榮。其中,北斗星通旗下和芯星通《多系統多頻率衛星導航定位關鍵技術及SoC芯片產業化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據了解,《多系統多頻率衛星導航定位關鍵技術及SoC芯片產業化應用》項目涉及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核心技術,具有重大技術創新性。項目成果包含了多款高性能SoC芯片,并已經實現規模化生產應用,覆蓋米級、亞米級、厘米級、及毫米級的定位精度,銷量突破200萬片,在民用商業市場和軍民融合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上個月,和芯星通的北斗高精度板卡第三次中標我國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工程建設項目,在該項目中板卡提供量保持第一。而此次是北斗星通第二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公司旗下佳利電子于2009年以《低溫共燒片式多層微波陶瓷微型頻率器件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獲得該獎項二等獎。
有專家認為,該項目成果極大推進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化的進程,徹底打破了高精度測量、導航/授時等多個領域長期依賴進口產品的局面。孫家棟院士更是表示,這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化項目,為中國人爭了一口氣,在世界上表現了北斗強國的夢想!
此外,由超圖、武大吉奧、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等企業和機構完成的國家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偏振遙感物理機理、關鍵方法與技術應用等項目也在獲獎名單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獎勵大會上指出,過去一年是我國發展克服多重困難和挑戰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也是科技界喜報頻傳的一年。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
國家科學技術獎根據1999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設立, 是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國家級的獎勵。該獎項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科技部審核并報國務院批準。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