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社會信用代碼將附加地理信息技術
今后,全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將附加組織機構的地理位置信息,實現注冊地址坐標化。6月11日,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標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國家法人單位信息庫項目,為其提供地理信息技術支持。
據介紹,該項目在國家有關部門已有組織機構數據的基礎上,利用地理信息平臺的豐富分析和可視化展示能力,為用戶提供基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庫的擴展查詢服務,將組織機構注冊地址坐標化,實現基于GIS地理位置定位等服務。
此外,項目還將基于組織機構股權關系和上下級內部管理關系,實現組織機構投資關系、隸屬關系的查詢服務。基于法人機構的地址和狀態變更行程法人軌跡查詢。
如果上述設想得以實現,今后社會信用代碼的信息庫將實現類似于“天眼查”的組織機構全面信息查詢及分析能力。地理信息的附加將使信息庫更具真實性。
按照項目進度,帶有地理信息的數據庫預計于1年內與公眾見面。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要在合同簽訂后8個月內,完成系統主體功能開發及安裝、調試。9個月內,完成系統部署實施、培訓,完成平臺上線首發,實現業務功能,系統進入試運行階段。系統試運行2個月后,完成系統驗收前準備,接受驗收。驗收合格后,進入系統質保期,質保期1年,并提供免費的技術支持服務。
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要求,通過技術手段的運用,有效將業務發生與數據應用進行剝離,通過將代碼中心已有數據依據應用場景的再構建,進而可以實現諸如基于代碼的行業分析報告等分析性應用。
同時,基于已經識別出的非結構化企標文本內容進行分析,將其中部分數據結構化后進行深入挖掘,進而可以實現諸如針對基于代碼的企標引用文件的應用情況分析,對充分發揮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對政府管理及社會應用服務的數據支撐作用。
中心認為,信息庫的改造對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壯大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將提升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服務能力及影響力。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我國社會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基本建成,信用監管體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務市場體系比較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揮作用。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