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體系通過驗收
2月28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國家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體系項目驗收會。來自國家局、武漢大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院士、專家參加了會議。國家局副局長李維森出席會議并講話。
驗收會上,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審閱了相關文檔資料,觀看了成果演示,經現場質詢和答疑,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該項目于2004年立項,由我院承擔總體技術支持工作。經過近十年的持續攻關和組織實施,提出并普及了地理信息公共平臺的理念和構建方法,創新了服務型地理信息技術,研制了軟件系統(NewMap),建立了從基礎數據到平臺數據的生產技術體系、從平臺數據到服務應用的建設技術體系、從變化發現到采集修改的更新技術體系,為全國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的建設與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項目編制了3部建設大綱、16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形成了系統的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標準體系;制定了10項管理規定、5項省級推廣指導意見、200多項市級管理辦法,保障了全國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的順利實施。項目采用統一設計、分類建設的模式,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322個地級市、260多個縣級市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實現了與國家、省級地理信息公共平臺的互聯互通,建成了涉及六十多個領域的2500余個應用系統。
會上,李維森對項目建設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國家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的建設引領了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從數據提供向在線服務的升級,用技術手段解決了行政手段無法解決的數據共享難題,在統一全國市域測繪基準和豐富城市地理信息資源的同時,拓展了測繪保障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李維森希望,項目組在全面總結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搶抓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意見的大好機遇,做好智慧城市建設的支撐和保障,為智慧城市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國家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體系項目組的部分成員參加了會議。(文/馬照亭,圖/李云英)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